考试
2021-07-27 11:35:3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发展与东西方交流、时代特征关系密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发展与东西方交流、时代特征关系密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颜氏家训》在立身、治家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言论。

 

出处

选文

《颜氏家训•养生》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颜氏家训•慕贤》

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颜氏家训•治家》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颜氏家训•勉学》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材料二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追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材料三新思想的建设没有捷径可循,只有长时期的沉潜研究才能取得真实的成绩。……自“五四”以后,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

——余英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1)据材料一概括《颜氏家训》反映了哪些优秀的传统思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7﹣18世纪掀起“中国文化热”的原因,概括其学习儒家思想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有何关系?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珍惜生命又不能苟且偷生;根据材料一“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可知仰慕、学习圣贤;根据材料一“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可知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根据材料一“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可知学习要趁早努力,学习的目的是进德修业。(2)关于欧洲17﹣18世纪掀起“中国文化热”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兴起、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增强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表现,根据材料二“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可知是学习“天道自然”;根据材料二“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可知是用“仁政德治”思想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3)关于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传统文化的地位、传统文学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

(1)要珍惜生命又不能苟且偷生;仰慕、学习圣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学习要趁早努力,学习的目的是进德修业.(2)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兴起;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增强.表现:学习“天道自然”、“仁政德治”思想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3)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抛弃传统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应随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容,实现文化创新;时代发展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