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是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人民解

题目描述

【题目】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是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

(1)材料一是某电报电文内容的一段,这封电报中的“先生”是谁?接电报后是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材料二毛泽东在谈到1947年的一场军事行动时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

(2)材料中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指的是哪一次军事行动?而当时正在延安大地上得意非凡的蒋介石听说此“转折点”后却坐卧不宁,你知道原因吗?

材料三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你是北京的大功臣,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你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3)毛泽东为什么称赞傅作义是北京和民族的功臣?

材料四读老照片(下图)。支援前线的民工小车队

(4)依据下图照片材料指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答案解析

(1)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签署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双十协定》)。(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因为这是人民解放军转向战略进攻的开始(3)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城(4)人民群众的支持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可知,“先生”是毛泽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47年的一场军事行动时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可知,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指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是人民解放军转向战略进攻的开始;(3)依据所学可知,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城,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4)依据图片信息可知,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