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1:55:49

    材料一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1)荀子的言论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材料二农业有一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能生产出反季节蔬菜。

(2)反季节蔬菜的生产是否违背了自然规律,用所学知识分析之。

答案解析

本题以荀子关于规律的名言和反季节蔬菜为背景设题,考查《生活与哲学》中规律客观性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围绕同一知识点设题,分成两问。(1)第一问要求作答荀子言论体现的哲学道理,然后联系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荀子是说:天道是自然存在的,不会因为尧是明君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是暴君而消失。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这段话体现了自然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第二问要求分析反季节蔬菜是否违背自然规律。然后,研读材料:材料二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变了清明种瓜点豆的习惯,当然这并不是人们改变了自然规律,而是人们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改变了自然规律的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最后,组织答案。

(1)自然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2)没有违背规律。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改变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反季节蔬菜是认识蔬菜生长的规律并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生产出来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规律并利用规律的表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