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1861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材料三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4)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

答案解析

(1)改革:洋务运动目的:与外商竞争,获取利润;支持军事工业发展。特点: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面向市场。(2)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宅地法》);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相同点: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3)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等。(4)差异:中国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日本不仅学技术,还学法制、军事、教育等。(或全面学习西方;或全方位学习西方;或日本有选择性的学习西方各国的长处等。)

(1)依据材料一的“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的改革:洋务运动。据材料一的“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可以概括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与外商竞争,获取利润;支持军事工业发展。据材料一的“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可以概括出民用企业的特点是: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面向市场。(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对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材料二涉及的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依据材料三的“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以归纳出日本改革的措施有: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等。(4)材料一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政治制度;材料三的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西方技术,还学法制、军事、教育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