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

题目描述

【题目】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五年(641年),唐以宗女文成公主下嫁弄赞,弄赞为她另筑城郭宫室以居之。公主厌恶吐人以红色涂面的陋习,弄赞下令暂时停止,同时他本人也脱去毡裘,被服中国的绸缎,渐渐染上华风。他派遣豪酋子弟,入唐国学,以习诗书,并聘请中国士人,为他典掌表疏。

材料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止止唐集》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复台》

材料四: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七下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它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及汉藏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图一会出现于哪朝的官方文书中?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图二、图三反映了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建立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海波平”和“逐荷夷”分别指什么事件?

(4)材料三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四中的哪一观点?请举两例说明材料四中的另一观点。

(5)综上所述,请你说说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1)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元朝;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3)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4)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5)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也奠定了我国的疆域版图。

(1)依据材料一“十五年(641年),唐以宗女文成公主下嫁弄赞,弄赞为她另筑城郭宫室以居之。公主厌恶吐人以红色涂面的陋习,弄赞下令暂时停止,同时他本人也脱去毡裘,被服中国的绸缎,渐渐染上华风。他派遣豪酋子弟,入唐国学,以习诗书,并聘请中国士人,为他典掌表疏”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它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及汉藏关系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依据材料二中图一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出现于元朝的官方文书中,这一机构的设置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图二、图三反映的是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建立的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3)依据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波平”指的是戚继光抗倭,依据“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逐荷夷”指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4)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四中的对外抗击外敌入侵的观点;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材料四中的“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观点。(5)综上所述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也奠定了我国的疆域版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