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23:08:3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原来的构想是上下一体。国王为天下共主,居于京师。受封诸候对国王有镇守疆土、拱卫王室、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可是事实并不是如原先所想象的那祥。由于诸候多数与京师相距遥远,交通不便;又由于自然经济关系,各地互不往来,各自为政,自由发展,都成为半独立或独立王国。

——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唐宣宗认为大将李燧德才兼备,任命他为岭南节度使。在皇帝任命诏书已经发下后,给事中萧放认为这个任命不合适。唐宣宗这时正在欣赏乐曲,听了理由后,觉得任命不当,叫别人去追回任命已来不及,便当场叫一个伶人骑快马去追回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王分封诸侯的本意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认为是哪些原因使诸侯国成为“半独立或独立王国”?请根据所学知识,再补充诸侯产生分离倾向的其他原因。有鉴于此,秦朝以后的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制度?

(3)材料二中的括号内应当填哪一部门较为恰当?其主要职能是什么?

(4)材料二中提到的“节度使”这一个制度,曾经在唐朝中期以后造成了什么现象最终导致唐政权的瓦解?北宋建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削弱节度使的权力?

答案解析

(1)本意:根据“分封制原来的构想是上下一体。国王为天下共主……拱卫王室”并结合分封制的内容可得出是确立周天子共主地位,巩固周朝统治。(2)原因:从材料“由于诸候多数与京师相距遥远,交通不便;又由于自然经济关系,各地互不往来,各自为政,自由发展,都成为半独立或独立王国。”可概括 得出交通不便,使政治联系不紧密、自然经济,使经济联系不紧密这两方面的原因。补充:结合所学从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不断发展等方面进行补充说明。制度:根据所学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3)括号:根据材料所描述可知其对皇帝的诏命进行审核、封驳,因此是门下省。职能:结合所学可得出是封驳、谏议(4)现象:根据所学可得出是藩镇割据。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回答得出其措施是控制各州郡的财赋、削弱地方节度使的行政权、将地方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中央掌握等。

(1)本意:确立周天子共主地位,巩固周朝统治。(2)原因:交通不便,使政治联系不紧密;自然经济,使经济联系不紧密。补充: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不断发展等等制度:郡县制度。(3)括号:门下省职能:封驳、谏议(4)现象:藩镇割据。措施: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削弱地方节度使的行政权,规定州郡直属中央,由文臣做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以牵制;将地方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中央掌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