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中华民族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约9000—7000年,在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说出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兴起的古代人类遗址的杰出代表

材料二  见如图

(2)材料二反映的是春秋后期生产工具革新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它们分别具体指什么?它们的出现对当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战国铁口犁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景帝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了其“农,天下之本”的思想?

材料四  江南为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4)材料四反映了江南地区什么历史现象?

(5)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

答案解析

(1)代表: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2)工具:铁制农具耕作技术:牛耕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措施: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减轻赋税与徭役;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等。(4)现象: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江南耕地面积扩大,荒地被开垦出来;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农业的丰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5)因素:生产工具的。革新;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政府合理的政策

(1)根据材料一“在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黄河流域的典型农耕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他们会种植粟,中国长江流域的典型农耕代表是河姆渡居民,他们会种植水稻。(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器和牛耕,这是春秋时期生产工具革新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它们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依据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战国铁口犁衣……令郡国务劝农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时期,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他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减轻赋税与徭役;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体现了其“农,天下之本”的思想。(4)依据材料四“江南为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江南耕地面积扩大,荒地被开垦出来;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农业的丰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5)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的发展与生产工具的革新;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政府合理的政策等因素息息相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