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是农业大国,党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在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是农业大国,党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在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也都先后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1)材料一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规定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特点?该文件的颁布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村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入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由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如下图)

(3)由所学知识写出A处实行的主要土地政策。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什么?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1947年颁布了什么文件?

(4)综合以上探究,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

(1)《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平均分配。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有积极作用。(意思相近即可)(2)平均地权;核定地价。(3)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国土地法大纲》。(4)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

(1)据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明确提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比较完整的反封建革命纲领。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该文件规定的土地分配方式是按人口平均分配。《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有积极作用。(2)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据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蠃利八千,当归国家。”可知,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是核定地价。(3)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故A处实行的主要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194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4)综合以上探究可知,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