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19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之藏圣教序》。

材料二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记载玄奘亲身经历,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著作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史实,对当时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  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指明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根本着力点,向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政府致力中日友好的明确信息。

(4)唐朝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种态度?

 

答案解析

(1)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或印度半岛)。《大唐西城记》。(2)日本派遗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3)都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亚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发展两国间的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等等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天竺”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玄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即《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2)依据所学可知,日本派遗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3)依据所学可知,日本派遗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4)开放性题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亚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发展两国间的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