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5:07: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据此请回答: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新时代,我国应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是指?

(4)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什么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5)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6)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传统文化,题干要求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属于考查的基础知识,可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概括。(2)本题考查传承文化,题干“我国应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答时要从“国家”角度作答。主要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等。(3)本题考查文化自信,题干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可以理解为“文化自信的源泉”,根据教材所学,可从“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三方面概括。(4)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属于教材的基础知识。根据教材所学,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本题考查民族精神,题干要求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及作用”。答题时一定要分别从“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概括。特点:与时俱进;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精神纽带、精神动力。(6)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传承,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此题要从“青少年”角度作答。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等。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5)与时俱进;上书第四行至第七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精神纽带、精神动力。(6)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言之有理、积极健康、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