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  据统计,在这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四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1)材料一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2)依据材料二,俄国30年间发生哪些变化?引起俄国这30年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废旧制,立新政”中最能体现当时时代发展趋势的措施。

(4)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60年俄国和日本推进近代化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本质相同点?

(5)材料四中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什么,有何显著特点?在这剂“药方”中,核心的药材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2)粮食产量增加,农村社会分化加剧,采用了新式农具,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3)明治维新;殖产兴业。(4)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两次改革都共同关注解决农村土地问题,都让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法治”取代了“人治”, 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富农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可知,此内容反映了俄国粮食产量增加,农村社会分化加剧,采用了新式农具,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实行西化的明治维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是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为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最能体现当时时代发展的趋势。(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改革和1868你那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两次改革都共同关注解决农村土地问题,都让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1929年的经济危机。为了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确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