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7:00:16

大国关系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大国关系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被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尼克松访华最重要的成果是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公报在阐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看法和立场、承认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的同时,又强调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1)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三个事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第二小问,两国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第三小问列举美苏冷战的措施、冷战对国际关系影响的重大事件回答即可。(2)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从“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可以概括出中美关系的变化:由对抗到缓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任何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变化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的影响(由于西方国家为美国马首是瞻,所以中美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外交局面的打开)和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有材料可知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所以有利于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稳定。)两个角度作答。(3)主要考查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能力。由材料一美苏联合和材料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我们可以分析出国家之间的合作要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面对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等。

(1)核心:苏联和美国。变化: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事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危机(或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2)变化:由对抗到缓和。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影响: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和转机);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处理:要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面对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