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你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知道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5)以上材料和问题说明了唐朝在哪些方面的建树?

(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朝具有一种怎样的时代特征?

答案解析

(1)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2)人物:鉴真;事迹: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3)人物:玄奘;事迹:西游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4)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5)民族关系、对外交流。(6)繁荣与开放。

(1)依据材料一信息“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学习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故答案为: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2)依据材料二信息“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位人物舍己传授道义,使唐朝的文化风俗传到了日本的奈良城。唐玄宗时期,鉴真曾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所以,材料二说的是鉴真;他的主要事迹是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3)依据材料三信息“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诗与唐朝的僧人玄奘有关。他的主要事迹是西游天竺学习佛法,著作是《大唐西域记》,是第一个把天竺的地理、历史、佛教、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4)依据材料四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不歧视少数民族,将它们同汉族一样平等对待,体现了唐太宗实行的各民族平等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5)依据四则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的对外交流;材料四反映了唐朝的民族关系。(6)依据四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追唐使”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等事件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上述材料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