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7 07:28:45

在讲述《百家争鸣》这一课时,杨老师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小组

题目描述

  单选题

  在讲述《百家争鸣》这一课时,杨老师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为孔子、老子、墨子制作名片”的任务,名片包含姓名、性别、籍贯、工作经验、个人成就等几方面。上述案例中,杨老师的课程目标分类属于()。 A 普遍性目标取向 B 行为性目标取向 C 生成性目标取向 D 表现性目标取向

答案解析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而是强调目标的适应性和生成性。题干中,杨老师在讲授新课时请学生完成“为孔子、老子、墨子制作名片”的任务,即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诸子百家的信息,这属于生成性目标取向。C项正确。A项: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行为目标取向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与评价功能。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