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枓,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枓,回答问题。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中国第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优秀企业的尖端技术、知名品牌的国家形象都在这里汇聚、展示和传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展台,竞相用本地特色文化元素和符号、特色展品来吸引人们的驻足和目光。主动打开国门吸纳万国商品,短短一周,吸引全球资本、技术和品牌,足以彰显中国吞吐世界的文化包容力。和奥运会、世博会相比,以商贸为主题的进博会,跨文化传播意义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场世界级盛会。
“进博会”的创新意义不仅仅是经贸范畴,由此带动的商品背后的人文交流,是一股看不见的更为深沉和持久的力量。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
本题以上海进博会为情境,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用文化与经济、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联系材料进行回答。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角度:材料中,进博会展示了“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既加强了文化交流,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从文化软实力角度:材料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展台,竞相用本地特色文化元素和符号”,展示了各国文化软实力,反映了建设美好世界的愿望。从文化传播的途径角度:进博会以商贸为主题,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进博会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角度:进博会“彰显中国吞吐世界的文化包容力”,既有利于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又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经济。进博会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有利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业贸易和经济的发展。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进博会上通过商贸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有利于尊重和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繁荣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③上海进博会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利于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又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④展现各国科技成果和文化软实力,反映人类追求进步的主旨和建设美好世界的创新姿态。
相关试题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
(多选题)型钢生产中产生辊身断裂事故的原因有
遏制校园暴力,青少年应该( )
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80年代末的
按照规定,道路旅客运输合同的承运人主要义务是
运输待销毁的少量雷管,只要放在箱子里装在车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船舶进
矿井突水的一般性预兆有哪些?
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
一般认为汉语的语序类型是( )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16周岁以下的中国公民在开立
某船卸货前测得排水量和油水储备量分别为821
幽门梗阻的特征性表现是()、()和空腹抽出胃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的是()
甲从银行贷款100万元用于购买新房,并以该房
经理对公司所负的义务主要是()。
关于黑茶的烹饮,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苏格拉底看来,探索自身不知道的知识可以让人
大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高智能性犯罪的行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