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9:20:51

国民素养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国民素养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而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苏格拉底

“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二  梁启超充分强调道德和民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他从戊戌维新失败中悟出一种道理: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应当重视作为国家主体的国民。……正因为如此,梁启超强调培养资本主义化的“新民”。进行德、智、体、群等方面全方位的训练,是当务之急。最终使国民具有公德、私德、自尊、政治能力、权利、义务、尚武、毅力、合群等优良品质。

——赵书刚《从近代化视角看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主张各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国民素养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解析

(1)主张,依据材料一“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知识即美德、“礼”与“仁”等方面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主张。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从道德素养、社会危机等方面回答有什么共同点。(2)国民素养观,依据材料二“充分强调道德和民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德、智、体、群等方面全方位的训练”,即可从国民素养的作用、全面提高国民素养等方面概括梁启超的国民素养观。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戊戌变法失败、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思想传播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主张: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共同点:都强调国民的道德素养,并以此挽救社会危机,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2)概括:国民素养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国民素养。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