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6:37:53

研究性学习。

题目描述

【题目】研究性学习。

面对内地优秀学生纷纷舍北大清华转投香港高校的情况,人们发出了“北大清华沦为二流”的惊叹。而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对中国高校“唯利是图”的“炮轰”更令众多内地高校颜面扫地。“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当学生越来越被视为“创收之源”,而教师则被还原为“打工仔”时,有人说,中国二十多年来根本没有大学,更没有“大学精神”,中国的高等教育失去了脊梁。

(1)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急功近利,缺少人文关怀,使大学丧失了其作为“精神家园”和“理想灯塔”的崇高定位,蔡元培时代“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似乎已无从谈起。关于“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质是鼓励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思想的宣传

B.提倡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C.体现了西方“思想自由”的大学理念

D.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

(2)结合材料与你所了解的知识,做为高中生你该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答案解析

(1)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并不排斥中国传统文化,故D符合题意,选D;“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的实质是通过思想兼容并包,来鼓励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思想的宣传,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体现了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也反映了西方“思想自由”的大学理念,故BC不符合题意,排除。(2)看待,结合材料“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和质疑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回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1)选D。(2)结合材料与中国当代大学的实际情况,言之成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