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就成了反侵略反封建。

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材料二: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三: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其在中国开设工厂……。

材料四:“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发生在什么战争中?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事件?这场战争中哪一条约让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条约签订在什么战争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举两例“三次灾难性战争”中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事例。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解析

(1)《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反侵略反封建(反帝反封建)(2)第二次鸦片战争;亚罗号事件;《天津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4)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日本舰队;左宗棠抗击俄国入侵收复新疆;清朝广东水师关天培在虎门壮烈牺牲等)(5)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国家软弱就会受欺辱,落后就要挨打。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炮口的逼迫下”指的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反封建反侵略。(2)根据材料二“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火烧圆明园,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这场战争中《天津条约》让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根据材料三“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其在中国开设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出自《马关条约》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4)根据材料四“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事例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日本舰队;左宗棠抗击俄国入侵收复新疆;清朝广东水师关天培在虎门壮烈牺牲等。(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国家软弱就会受欺辱,落后就要挨打。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