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0:11:23

走进博物馆,看技术变革。

题目描述

【题目】走进博物馆,看技术变革。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文物饱经历史沧桑,向后世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每一次的重要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飞跃。

材料一 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我们可以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看到石器手镐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们眼前可以浮现出古人翻地用力过猛折断了骨耜的耕作场景;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我们不仅能领略甲骨文的奥妙,还能看到制作精良的长青铜器铲,感叹其工艺的高超;在浙江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到铁犁铧昔日的锋利和翻耕土壤的高效作用。

(1)依据材料一,按出现时间先后将上述四个古代生产工具进行排序:  、  、  、  。(填序号即可)

材料二 在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耕作工具江东犁的模型,了解到江东犁原理与曲辕犁一脉相承,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开封市博物馆里的泥活字模型 、指南针、火铳火箭等文物,向我们诉说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古代科技。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江东犁原理与曲辕犁一脉相承”,曲辕犁发明并得到推广的朝代是。培根所说的“这三种东西”得到广泛使用的时代是                 。

(3)请你从“三种东西”中选择一种,说出其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 通过相关博物馆网页,我们可以了解汇集到如下信息

中国古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人

身份

发明人

身份

发明人

身份

 

蔡伦

中常侍

凯伊

钟表匠

法拉第

物理学家

张衡

侍中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

西门子

工程学家

祖冲之

长水校尉

克隆普顿

工人

爱迪生

发明家

沈括

三司使

阿克莱特

理发师

狄塞尔

工程师

郭守敬

太史令

瓦特

仪器制造师

卡尔本茨

工程师

 

(4)依据材料三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人的身份特点。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发明人身份的主要变化。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我们可以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看到石器手镐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反映的是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时期;“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们眼前可以浮现出古人翻地用力过猛折断了骨耜的耕作场景”可知,骨耜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八千年的河姆渡人使用的;根据“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我们不仅能领略甲骨文的奥妙,还能看到制作精良的长青铜器铲”可知,青铜铲出现在商朝;根据“在浙江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到铁犁铧昔日的锋利和翻耕土壤的高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③②④。(2)“江东犁原理与曲辕犁一脉相承”,曲辕犁发明并得到推广的朝代是唐朝,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发明曲辕犁。根据“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培根所说的“这三种东西”指的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得到广泛使用的时代是宋朝,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得到广泛使用。(3)根据“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培根所说的“这三种东西”指的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在宋朝时已广泛应用于航海,为人类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4)依据材料三“中常侍”等可知,中国古代发明人的身份特点是政府官员。根据“钟表匠”“纺织工”等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人的身份特点是一线工人,根据“物理学家”“工程学家”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人的身份特点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两次工业革命发明人身份的主要变化是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1)①③②④。(如任意连续三个序号顺序准确,其他情况不得分)(2)唐朝(代) 宋代(朝)或大航海时代。(3)活字印刷术,促进人类文明的保存和发展;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火药,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4)身份:中国古代主要是政府官员;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线工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变化: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