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题目描述

【题目】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息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损耗)。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天,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使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迁都”后如何移风易俗?

(4)概括材料四的内容,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次改革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奖励耕织、奖励军功。(3)说汉话、用汉姓、穿汉服。(4)使本国强大起来,为统一奠定基础。(5)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等。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务耕织、尚军功”可知,这就是奖励耕织、奖励军功。(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可知,这些措施依次是说汉话、用汉姓、穿汉服。(4)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四可知,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使本国强大起来,为统一奠定基础。(5)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