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1:30:29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国百年来的现代化之路

题目描述

【题目】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国百年来的现代化之路显现出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朝中后期,在复兴古学(经学)的潜流中,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学思潮……从而开启了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  文化观念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基础,但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而没有从制约“器物”与“制度”的思想观念文化上入手反思,而若没有这些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这点却被我们最广大的人们所忽略了。由此以后……都不断地遭到挫败,这实在不能说是没有其深刻原因的。

——刘惠君《试论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  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为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与危局。由于观念与现实的严重悖离,近代儒家文化从而陷入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

——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典型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

(2)材料二中“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实学思潮”在近代又先后增添了哪些新内容和新发展?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变革都不断地遭到挫败的深刻原因。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学思潮……从而开启了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角度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资本主义萌芽、理学的信仰危机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2)依据材料二“没有从制约‘器物’与‘制度’的思想观念文化上入手反思”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器物”、“制度”、“文化”的方面概括说明“实学思潮”在近代又先后增添了哪些新内容和新发展。(3)根据材料二“没有这些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这点却被我们最广大的人们所忽略了”归纳出近代儒家文化缺乏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据材料三“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观念与现实的严重悖离,近代儒家文化从而陷入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归纳出近代儒家文化观念与社会现实严重悖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忽视文化观念的发展等方面概括作答。

(1)表现: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根源:①西学东渐。②对理学的信仰危机(或:理学的社会弊端)。(2)新内容和新发展: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文化”。(3)原因:①近代儒家文化缺乏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②近代儒家文化观念与社会现实严重悖离;③社会变革只注重实用方向发展,而忽视文化观念的发展;④学习西方而没有从思想观念文化上反思。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