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制度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选官制度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 ……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离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以及选官标准的变化。
(2)材料二中选官制度盛行于哪一时期?据材料二概括其弊端。
(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请你
说说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才材料一中的“举孝廉”等字眼足以证明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而选官标准的变化主要突出从西汉时期的德才变成了东汉时期的门第之类的答案均可。(2)材料二中选官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而九品中正制主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该选官制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而其弊端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体现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弊端。(3)“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主要是指科举制度能够使平民也能参与政治的意思,主要回答出科举制度追求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选官特权等方面的内容即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主要从选拔官吏标准的变化、方式的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制度:察举制。变化:西汉以德才为主,东汉注重门第。(2)时期:魏晋南北朝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3)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选官特权;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到才能;方式由推荐、评品到考试,日趋严密;逐渐公平、公正化。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容量分析只有酸碱滴定法和沉淀滴定
3301.CMMI能力等级中的3级是() [
读图回答问题: (1)少林寺的出现是世界哪一
(单选题)下列因素与二氧化碳气腹引起高碳酸血
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布局变化的趋势是?答案
按新的城乡标准划分,2010年该市城镇市场实
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
151.项目管理 [单选题] *
与2006年相比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
钢材质量除机械性能要求外,还有()的要求。
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
送电线路的导线和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使用天然砂石料时,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砂率为(
某公司拟与张某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关于该
高层建筑中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开启外窗面积符合
架空线路与低压用户线的最小垂直净距是多少?
室外工程可按()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创建新演示文稿的方式有()。
当锅炉汽包内的碱度上升时,应开大()来降低碱
自动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