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

题目描述

【题目】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①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②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臣闻古者之士,可与得之,不可与失之,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

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至此极夫子休国焉而往,寡人将从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其仆曰:“向之去何速?今之返又何速?”晏子曰:“非子之所知也,公之言至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比:将要;②黥民:罪犯。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B.故虽有至圣大贤/故虽有名马

C.岂能胜若谗哉/予观夫巴陵胜状

D.遂鞭马而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至此极夫子休国焉而往

【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晏子离开又返回宫廷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说:同“悦”,高兴\同“悦”,高兴;B.虽:即使\虽然;C.胜:胜过\美好;D.出:出走\在国外;故选A。【2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我不仁德,不能按您的教诲去做,以致达到这地步。先生您弃国出走。应断句为: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至此极/夫子休国焉而往。【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可得:齐景公赏罚不明、亲佞远贤。根据“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可知:忠臣受灾。这是晏子执意要出走的原因。根据第二段晏子对车夫说的话“非子之所知也,公之言至矣”可知他认为景公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决定回去。译文:景公信任重用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惩罚没有罪过的人。晏子劝谏说:“我听说英明的君主仰慕圣人并且信服圣人教诲,没有听说过听从善进谗言和言谄媚的人来实行赏罚。现在您跟身边的人相互娱乐,说:‘我们这些将要死去的人竭力作乐吧!我怎么能实行仁政让日子过得仅仅胜过刑徒呢?’所以,宫内受宠爱的侍妾,在都城逼迫强取;宫外受宠爱的臣子,在边远之地假托君命巧取豪夺;执掌法令的官吏,一起苛酷地对待百姓。人民忧愁痛苦,贫病交加,可是奸邪之人却更加富足。这些人隐瞒真情,掩盖邪恶,蒙蔽迷惑君主,所以即使有大圣大贤的人,难道能胜过那些善进谗言的人吗?因此忠臣就经常有灾祸了。我所说古代的士,可以跟君主一块得天下,不可以跟君主一块失天下;可以跟君主一块前进,不可以跟君主一块后退。我请您允许我逃走吧!”说完就用鞭子赶着马出走了。景公派韩子休去追晏子,传话给晏子说:“我不仁德,不能按您的教诲去做,以致达到这地步。先生您弃国出走的话,我将跟在您后边出走。”晏子于是用鞭子赶着马返回来。他的驭手说:“您刚才离开得为什么那么快?现在回来得又为什么这么快?”晏子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君主的话说到头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