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8:33:04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4)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

答案解析

(1)注意题干信息“去年今日割台湾。”,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因此这首诗写于1896年,“四百万人同一哭”是为《马关条约》签订而哭。(2)“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与港澳问题相比,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享有更多的自治权。(3)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日民间外交,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打下基础;其次外交上紧跟美国的日本,受到中美关系改善的极大冲击,日本朝野各界人士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1)1896年,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2)一国两制;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田中角荣,中美关系的改善,结束了长期对抗,翻开睦邻友好新篇章,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