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二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图一中大运河途经苏州的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解析
(1)江南河(1分)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1分)唐朝(1分)(2)北人南迁移,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战乱少,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等。(2分。任答两点)(3)经济重心南移(1分)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江都是扬州,所以图一中大运河途经苏州的河段的名称是江南河。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曲辕犁,它最先出现于唐朝。(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中后期,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移到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等。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本题考查的是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南宋时候,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等地,稻米产量很大,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史》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江南经济区的形成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相关试题
(判断题)3D打印现在不受成本和材料的限制,
道教清整过程中,()发展出内丹的思想。
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
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
【填空题】 邮政通信是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以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争取民族
在我国新发展理念中,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
【简答题】 如何处理锈死在汽负荷法兰内的螺栓
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A设置学习目
甲乙双方于2013年1月1日签订100万元借
压力灌浆施工的主要工序不包括()。
位实现安全年奋斗目标,各单位可参照公司规定自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是什么?
甲公司并购乙公司,甲、乙公司成为母子公司。按
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
在路测的时候,怎么查看覆盖不足、天线接反、邻
某计算机应用程序已在公司内部审计的每个工作站
By the middle of the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