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宋代的“市”
①“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②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答案解析
试题(1)根据材料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可以看出市的设置有地点限制,并与居民区相分离;根据材料中“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可以看出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根据材料中“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可以看出对交易时间有限制。(2)根据材料二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知,宋代市的设置突破了地点限制,打破了坊市界限;根据材料二中“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可知,宋代市的设置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3)根据材料三可知,明清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还有以下特点: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等。
(1)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空间、交易时间有限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2)打破了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每点3分,共6分)(3)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兴起;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每点2分,共6分)
相关试题
将本期现金流量表某项目数据与前期现金流量表相
6014【习题】( )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多党
智慧树知到《信号与系统(内蒙古工业大学)》见
4,10,30,105,420,(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
207、按照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曾预言了三个
以下哪些情况,公民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依
【单选题】 CRH动车组一等软座的车种代码为
递延年金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年金的现
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
低温回火的加热温度均为()℃温度。
当生长指数()时,表示同生断层停止活动或无断
2006年9月15日、9月18日和12月1日
属于错构瘤性息肉的是()。
近年来,北京在一些人行道改造工程中,采用了质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
在进入战区前,应先根据本身船舶状况做好物质、
( )指不以感觉器官为基础即能获得知觉的心理
分析物理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必考虑物体的化
下列哪些音乐表现状态顺应了惯性心理期待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