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英雄史观是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

题目描述

【题目】英雄史观是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历史研究表明:重要人物往往能影响一段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  从今以后,任凭甚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海枯不会有这回事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三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

——萧公权对梁启超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怎样才能使国家富强?梁启超是怎样进行救国探索的?

(2)材料二最早会出现在哪一年?材料中所描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指出梁启超一系列探索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梁启超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解析

(1)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运动,希望通过变法实现救亡图存。(2)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报效国家;开放性题目,深厚的爱国情怀;善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知,少年强则国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运动,希望通过变法实现救亡图存。(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从今以后,任凭甚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海枯不会有这回事了”可知,材料二最早会出现在1912年。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梁启超一系列探索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报效国家;第二问开放性题目,深厚的爱国情怀;善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