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历代相权的演变,基
题目描述
【题目】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历代相权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从“独相”“群相*再到“兼相”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救,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自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无论是内阁制中的首辅,还是军机处的军机大臣,都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他们仅有参议政事的权力,并无相应的决策权。但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阁臣和军机大臣还是具有相权的一些特征。他们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
——任怀国《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四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仅在形式上以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形式保留部分权力,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任怀国《资政通鉴一―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一职的基本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中央主要官制的名称。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及其弊端,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内阁首辅与清朝军机大臣身份和职权的相似之处。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相权的根本目的。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宰相制度的演变趋势。
答案解析
(1)基本职能:据材料“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可知,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和总领百官。中央官制的名称:据所学可知,中央官制的名称是三公九卿制。(2)特点:据材料“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救,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可知,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互相牵制,避免权臣专政。弊端:据材料“......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可知,相权三分,有时三省之间相互责难,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改进:据材料“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可知,唐太宗设政事堂,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3)相似之处:据材料“无论是内阁制中的首辅,还是军机处的军机大臣,都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他们仅有参议政事的权力,并无相应的决策权”可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首领;有参议政事权但无决策权。(4)根本目的:结合所学可知,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相权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趋势:结合材料“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可知,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
(1)基本职能: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和总领百官。中央官制的名称: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2)特点: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互相牵制,避免权臣专政。弊端:行政效率低下。改进:设政事堂或三省长官合署办公。(3)相似之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首领;有参议政事权但无决策权;在施政过程中具有相权的一些特征;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4)根本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
相关试题
1553 排放工业废气的单位,应当取得什么资
[多选] 天南公司向海北公司提出购买100吨
(单选题)湖北省的省会是:()。
(单选题)不属于个人中心治疗的治疗技巧的是(
【判断题】 戴呼吸器进行带煤气作业时,当呼吸
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农事节庆
生活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不少事情来考验自己的意
15、驾驶员的视野只与车窗大小有关,而与行车
老系统按揭抵押和抵押过户应如何发证?
DL/T822-2012《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内容中,验收项目()是
按摩的拿提类手法是以提力牵拉施术软组织,可用
确定权重是一个较为简便,合理的方法就是通过(
(2015河南洛阳)在新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
下列情事属于报关员的义务的是:( )
CSS100B型稳控装置中各CPU对应哪些元
考古发现,距今约300万年前的建始人化石是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个网卡可以配置多个IP地址
惩罚性赔偿既是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又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