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学也与时俱进
题目描述
【题目】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学也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荀子)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董仲舒)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己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摘自子《天论》、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国。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三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荀子与董仲舒自然观的本质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所反映出他所倡导的政治主张及其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和王阳明对儒学发展的共同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为打破朱熹“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所提出的新的修养途径。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末清初的儒学较宋明理学的新发展。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存在缺陷的角度说明其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理由。你认为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欧洲哪一思想文化运动可以“等量齐观”?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区别”,根据材料荀子“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得出:唯物主义;材料“观天人相与之际”“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反映的是天人感应,由此得出:唯心主义。第二小问“主张”,根据材料“将有失道之败”“伤败”得出:施“仁政”。第三小问“目的”,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2)第一小问“贡献”,根据材料“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满街都是圣人”得出:儒学世俗化(社会化)。第二小问“途径”,根据材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并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3)根据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思想上倡导经世致用,据此并结合所学得出: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色彩(反对君主专制);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4)第一小问“理由”,紧扣材料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在背景上,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在内容上,都批判禁欲主义,反对封建束缚。第二小问“运动”,根据所学直接得出:文艺复兴运动。
(1)区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张:施“仁政”。目的:维护君主专制制度。(2)贡献:儒学世俗化(社会化)。途径:“致良知”;“知行合一”。(3)发展: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色彩(反对君主专制);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4)理由:没有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新的社会政治构想;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运动:文艺复兴运动。
相关试题
8139【标准答案】伊朗石油储量是世界总石油
下列有关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单选题】 链上刮板时,必须【】磁力自动器,
[单选] 某企业职工王某的月工资为8500元
(单选题)海关在查验出口货物时造成的损坏应由
(单选题)1992年年初,人民币特种股票即B
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非政府组织在谋求经济公平与社会正义、维护社会
甲公司2019年将一项自行研发的非专利技术对
风险规避策略制定的原则是“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Paul Cooper是DFG分销公司的运输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在吸收操作中,只有气液两相处于不平衡状态时,
布放电源线和保护地线时,应与其他电缆绑扎。(
责任报告人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后,应在城市()
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之后,要
(三等)酸性蓄电池放电时,当正极变成()。负
在烟道内进行检修工作前,一般应先清扫烟道,如
在windows 7中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有()
自我形成会受到下列何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