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古代的改革,推动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根据所学知识,探究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的改革,推动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新的阶级由此产生,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它们”指的是什么?又促使了什么新兴阶级的产生?

(2)在一系列变革浪潮中,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是一场成功的封建性质的改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什么?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什么?

(3)前秦土崩瓦解后,崛起于北方的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魏主独具慧眼,进行改革。此处提到的魏主指的是谁?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中“正音”指的是什么其改革在民族关系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上述两次变法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谈一谈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解析

(1)铁制农具和牛耕;新兴地主阶级(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孝文帝(元宏);说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4)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

(1)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我国在春秋时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逐渐推广,开始用两牛牵引进行耕作,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新兴地主阶级由此产生,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在兼并战争中获胜。(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内容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是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中“正音”指的是说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4)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