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

 

1913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材料四    入世至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请回答: (1)1500年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据材料一,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据材料二,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

(3)材料三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 30年代的苏联在经济结构上存在什么问题?

(4) 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入世”的影响。中国“入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为此采取了哪些对策?

答案解析

(1)方式:国际贸易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2)办法: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3)说明:1937年,苏联成为工业强国;问题: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4)2001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或增强世界经济活力。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技术等。任意两点

(1)根据材料一“……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知,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有:国际贸易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2)根据材料二“……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可知,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办法是: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3)材料三“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变化的数据说明了1937年,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36 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4)根据材料四“入世至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可知,2001年中国“入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或增强世界经济活力)。中国“入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1 年中国正式成为 WTO 的一员。因此中国采取的对策是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技术等。(任意两点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