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

题目描述

【题目】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

材料二  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管辖人口

管辖的郡

中央人口

封国人口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450万

850万

15个

39个

 

 

材料四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开创性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在文字和币制方面制定的统一标准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还建立了哪一制度?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5)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答案解析

(1)目的:防止再次分裂、加强中央集权;影响: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文字:小篆;币制:圆形方孔半两钱。(3)问题:王国(封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或:王国问题)措施:实施“推恩令”;找借口削去王国、侯国;制度:刺史制度(4)措施:焚书坑儒;思想:儒家思想。(5)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目的是防止再次分裂、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由于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统一货币,用圆形方孔钱。因此秦政府在文字和币制方面制定的统一标准分别是小篆、圆形方孔半两钱。(3)根据材料三“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王国问题。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还设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了“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因此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焚书坑儒;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反映的措施,都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