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
题目描述
【题目】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打回东北老家
B.为了引起全国轰动
C.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D.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答案解析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意孤行,继续调集重兵入陕,并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张、杨毅然实行兵谏,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西安事变遂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答案选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相关试题
136.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是() [单选题
(多选题)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内容的是()。
(多选题)在设计企业销售物流综合绩效考评体系
一群德国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在德国科隆一条街
(单选题)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是()
【简答题】 简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学
【单选题】 湿罗音布满肺野,Q
(单选题)病毒的科名具有一个共同的词尾,这个
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quo
历史上对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众说纷纭,有人根据
建筑电气材料到达施工现场验收的内容有( )
预先拣料中服务顾问也可以通过对讲机、电话或其
实验结果表明,深度氧化的煤泥采用阴离子捕收剂
( )是掌握企业资产状况,反映企业各类机械设
首都一般设在什么样的地区?()
期货交易的特征有( )。
在Illustrator中,按()键可将桌面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
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萌芽与战国时期,远远晚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