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3)材料三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西汉王朝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什么?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5)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答案解析

(1)修筑长城,抵御匈奴(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派兵反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任答一点给1分);友好往来(或和睦相处)。(5)树立民族平等、团结、友好交往、共同发展繁荣等意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交往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因此,西汉王朝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设置了西域都护。(4)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还派蒙恬反击匈奴。西汉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西汉王朝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设置了西域都护。由此可见,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派兵反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往来。(5)本题考查学生多民族关系的认识。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往来,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族有自豪感,危机感,使命感。各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创新,团结一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因此,今天我们应该树立的民族意识是:民族平等、团结、友好交往、共同发展繁荣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