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23:33:04

家族、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其发展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家族、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其发展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阅读材料。

材料一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

——据明万历四十年《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注: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材料二叶善镕负责这版族谱(1906年版)的编写。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留学日本十年的经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琴自奏也,耜自耕杼,目织工自成器也,极之纤细……呈新社会庄严璀璨之现象。”“何以故?”他反问道,“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而在1867年版的《叶氏族谱》倭仁序对传统家族制充满赞誉,认为它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

——周锡瑞《叶一一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1)概括材料一中“族约”内容的主要特点?这些“族约”在当时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叶氏族谱》前后两个版本序言中的家族观念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可知“族约”宣扬教化,维护等级制度;根据材料“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可知“族约”强调伦理道德,体现儒家思想;“圣谕六言”则体现了国家重视宗族关系管理;作用:主要从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回答即可。(2)变化:可以从材料“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概括《叶氏族谱》前后两个版本序言中的家族观念的变化;原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个人经历等方面分析。

(1)特点:宣扬教化,维护等级制度;强调伦理道德,体现儒家思想;重视宗族关系管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作用:约束族人言行,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2)变化:前者强调传统家族制度,后者强调民族主义(或者国家主义)。原因: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东渐,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得到传播;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叶至镕本人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产生影响。(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