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  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一一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 1 )材料中的“A”处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

( 2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转折性会议有直接联系?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党的历史上有着怎样的意义?

( 3)如今我国不断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本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 4 )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答案解析

(1)民族区域自治(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西部大开发战略(4) 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由此可知,“A”处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由此可知,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有直接联系。其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如今我国不断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本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4)根据上述材料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政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