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58:48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在

题目描述

【题目】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传承中被

不断的改造和重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嘉《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末)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舒的主张,并指出其主张的不同结局。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朱嘉与李贽的主张,李贽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二可以直接概括出孔子与董仲舒的主张,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使民以时”;而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人主张在当时结局差异甚大,即孔子的主张没有被诸侯采纳;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2)朱熹与李贽的主张可以从材料三,四中直接概括出来,即材料三朱熹认为孔子的言行为天下不易之法;而材料四种李贽却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否定孔子的绝对化的权威;由李贽的态度不难说明明代后期官方正统儒学受到怀疑和挑战。(3)综合上述材料不难得出儒学发展的进程特征,即西汉以来,儒家思想逐步确立其统治地位,其对维护专制统治和思想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明朝以后,官方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这说明某种学说理论一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不断丰富和得以完善和修正。

(1)主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使民以时”;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懦术”。结局:孔子的主张没有被诸侯采纳;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2)主张:朱熹认为孔子的言行为天下不易之法;(不能答“理在气先”之类)李贽则否定孔子的绝对化的权威。说明的问题:官方正统儒学受到怀疑和挑战。(3)历史认识:西汉以来,儒家思想逐步确立其统治地位,其对维护专制统治和思想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明朝以后,官方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