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04:44:2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

题目描述

【题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1)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_____________,财政收入是__________;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税收是的最主要来源。我国的税收在本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

(3)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种之一。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工资、薪金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_______________;征税对象为______________。

(4)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多次修改,个税免征额起点由800元逐步提高至3500元。个人所得税法由国家的权力机关经法定程序进行修改,表明税收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A.强制性B.相对固定性C.无偿性D.递减性

(5)请谈谈国家不断提高个税免征额起点的积极经济影响。

答案解析

本题以财政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财政的作用为材料,从《经济常识》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图文转化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本题是关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的考查,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考生要认真研究图表,从近年来我国GDP和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情况中发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再与教材知识相对照,可填写:源(根)、流(叶)。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我国税收的性质,是纯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生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3)问,本题是关于产业分类的考查,属于简答题的变式,要求考生连线,关于产业分类,考生对应连线即可:建筑业、制造业连第二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连第三产业。第(4)问,本题是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考查,要求考生根据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征税对象填写相应内容: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人取得工资、薪金等收入。第(5)问,本题要求考生谈谈国家不断提高个税免征额起点的积极经济影响。考生可结合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进行阐释: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1)源(根)、流(叶)(2)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1)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人取得工资、薪金等收入。(4)B(5)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