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33:56

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规划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规划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材料: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5年5月31日)

材料三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有何推动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1978—1984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特区是个窗口”,请说出2个我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窗口”。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即可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有何推动作用: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2)据材料二“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即可归纳1978—1984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是快速发展。据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因素是: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二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四川、安徽实行。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包产到户”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土地仍是公有。(4)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决定的。据材料三“特区是个窗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出我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或答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快速发展。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四川、安徽;因为“包产到户”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土地仍是公有。(4)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任两个得2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