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请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请回答:
(1)这种制度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科举制的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明经科和进士科。(2)便于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自由报考,可不断更新便于选拔人才,增强政府办事效率;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赋予社会革新与创造精神。(3)重用人才是兴邦安国的重要前提,要重视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1)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隋朝以前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创立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唐朝完善,常设科目是明经和进士;宋元发展,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1905年废除。(2)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考试制度的实行,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政府办事效率;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3)唐朝通过科举考试制度选拔有用人才,使得唐朝繁荣昌盛。由此得到的启示有重用人才是兴邦安国的前提;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人才的更新,能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政府办事效率;人才的更新,能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相关试题
[多选] 下列不属于一次凭证的有( )。
小明在解决一道物理习题时,把各种解法都列出来
(判断题)数据字典与数据流图等图形工具应相辅
(单选题)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中,“人体
61.在进行二氧化硫24 h连续采样时,吸收
(单选题)"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
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
成语与历史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
发展适宜性的含义包括:一是个体适宜性,二是(
以下属于操作风险评估方法的是( )。AZet
《民法通则》的内容包括( )。 A公民和法
去年某公司支付每股股利为80元,预计在未来日
在新西兰北部的汉薄港曾经为领航有功的什么海洋
牵引器用于()和其他场所的牵引。
各种账簿应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
计算机病毒的结构主要包括( )模块。
氧分子与血红蛋白结合后:()
诱发病人愤怒的因素有()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软土地基沉降量时,压缩层下
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役牛头,成本4800元,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