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历代都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

题目描述

【题目】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历代都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列队而出时,非常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作诗赞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1)材料一的“新科进士”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确立的时间是何时?

(2)依据材料二,归纳这一制度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时这一制度有何新变化?这一变化有何危害?

(4)材料三中的“秦焚书”和明朝对该制度的变化,二者共同目的是什么?清朝为达到同一目的,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解析

(1)科举制。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创立。(2)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3)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4)为了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新科进士”与我国古代科举制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废除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改以考试选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2)依据材料信息“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可知,科举制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明代八股取士都是为了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字狱,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