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

题目描述

【题目】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这便是中日甲午之战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借。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小日本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呢!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涉及到什么条约?列举材料中的读书人的两位代表人物这些读书人为了中国比日本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材料二  在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讲话强调了解放思想,打破僵化的迫切任务。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篇纲领性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也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开辟新道路、开创新理论的划时代历史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下册

(2)材料中提到的新道路、新理论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矛盾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莫测。1991年,随着“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顿时陷入低潮。世界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当时,国内形势也存在许多复杂因素。一部分干部和群众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产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

——摘自中国网

(3)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党是怎样解决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的困惑的?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困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2年罗斯福就职演说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困难”指的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为摆脱困难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的特点是什么

(5)综上所学,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

(1)《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进行戊戌变法或进行百日维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3)邓小平南巡讲话或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1929—1933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面对困难要有不屈不挠的探索抗争精神;要勇于探索,与时俱进;要敢于创新

(1)根据材料“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这便是中日甲午之战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借。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小日本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涉及到的是《马关条约》。材料中的读书人的两位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梁启超在1895年春,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些读书人为了中国比日本强开展了戊戌变法的探索。(2)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矛盾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莫测。1991年,随着“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顿时陷入低潮。世界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当时,国内形势也存在许多复杂因素。一部分干部和群众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产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提到的新道路、新理论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3)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矛盾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莫测。1991年,随着“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顿时陷入低潮。世界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当时,国内形势也存在许多复杂因素。一部分干部和群众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产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的困惑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根据材料“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困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困难”指的是1929--1933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困难,罗斯福实施罗斯福“新政”。该措施的特点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面对困难要有不屈不挠的探索抗争精神;要勇于探索,与时俱进;要敢于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