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都先后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都先后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
(1)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分配。(2)平均地权。核定地价。(3)耕者有其田。解放战争。(4)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
(1)依据材料一的“《天朝田亩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标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材料一的“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表明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配。(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对应的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平均地权。据材料二的“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可以概括出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是核定地价。(3)据材料三的“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可以看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耕者有其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用平均分配土地的方式让农民获得土地。孙中山主张用核定地价让农民获得土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耕者有其田。由此可见,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的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四大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
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
(单选题)引张线观测时,各测点测回之差不得超
(单选题)女,15岁,体检发现甲状腺肿,无自
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正确的战略可以改变险恶、
甲公司从异地乙公司购进彩电一批,于2011年
摩西十诫中的第五条诫命是什么?
液压推杆式制动器既能用在运行机构上,也能用在
混合型卷烟配方特点是()。
出口操作工必须确保卸卷不停车,剪取()和切焊
有随工需求时,移动公司提前()天通过iMEP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
1993年财政部、建设部规定施工机械的折旧年
湿铺PY类卷材撕裂强度试验,拉伸速度()mm
YJ29滤嘴接装机错位鼓轮有两个或三个轮环,
.通信局(站)直流基础电源的额定电压为(
为了保证刀具从无半径补偿运动到所希望的刀具半
企业出借包装物的成本应计入(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