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题目描述

【题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001—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哪两项发明分别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李约瑟之谜”(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1)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朝对外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应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

答案解析

(1)促进文化传播:活字印刷术;促进航海事业发展:指南针(2)根本原因: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外交政策原因:闭关锁国)(3)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国际合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等(任意两点即可)

(1)依据材料一“公元1001—1500年”和所学从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回答。(2)根本原因:依据材料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可知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当然还可以结合所学从外交政策原因分析回答。(3)依据材料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知坚持自主创新;依据材料“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可知坚持国际合作;依据材料“就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可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