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6:33:1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探索史和抗争史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探索史和抗争史。请回答:

(1)列强的侵略时刻警醒我们。下图所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主要是受哪一条约签订的刺激?列强对华侵略的方式经历了从各国分片区侵略到机会均等、共同侵略的变化,请写出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事件。

(2)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1919年,李大钊在哪一部著作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

(3)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抗击侵略,彰显民族精神。请写出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阶段取得的首次胜利。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沙俄伙同法德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勒索了3000万两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湾、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此时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后来,它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暂时缓和了列强矛盾,共同侵略中国,侵略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2)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1937年9月,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二小问:本题是开放性的,符合下列要点即可。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马关条约》。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2)《新青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平型关大捷。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