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1:20:26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是基本的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是基本的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有明主忠臣产于今世,而散领其国者,不可以须臾忘于法。……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使民非战无以效其能,则虽险不得为诈。……夫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臣故曰:法任而国治矣。

——《商君书·慎法》

材料二  为政以德,不是欲以德去为政,亦不是决然全无所作为,但德修于己而人自感化。然感化不在政事上,却在德上。盖政者,所以正人之不正,岂无所作为。但人所以归往,乃以其德耳。故不待作为,而天下归之,如众星之拱北极也。

  ——《朱子语类·卷23》

材料三  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自非法之法(一家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于苟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使先王之法(天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明夷待访录·原法》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为政以德”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非法之法”的弊端何在?黄宗羲批判“非法之法”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治国理念的认识。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的依法治国思想、朱熹“为政以德”的思想和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1)商鞅的观点根据材料中的“臣故曰:法任而国治矣”,可以得出是依法治国。理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使民非战无以效其能,则虽险不得为诈”和“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概括得出。(2)朱熹对“为政以德”的理解,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然感化不在政事上,却在德上”“故不待作为,而天下归之,如众星之拱北极也”分析归纳得出。这种观点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淳朴民风、缓和社会矛盾和维护统治等方面来回答。(3)“非法之法”的弊端根据材料中的“自非法之法(一家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分析得出是“束缚政治人才作为”。联系所学从黄宗羲思想可知,批判“非法之法”根本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4)对治国理念的认识可以综合上述材料信息得出法治为本、辅以德治的结论。

(1)观点:依法治国。理由:规范官吏;控制民众;社会和谐。(2)理解:树立道德榜样使民众归附。影响:淳朴民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3)弊端:“非法之法”束缚政治人才的作为。根本目的:批判君主专制。(4)认识:法治为本,辅以德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