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回顾近现代中外历史,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回顾近现代中外历史,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亚蒙·哈默,1921年去了苏俄,为美苏两国的贸易和矿物开发做了大量工作,把美国成功的管理经验传授给苏联工厂,也用自己的努力支持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20世纪30年代返回美国,抓住新政府废除禁酒令之机,创建了现代化酒桶厂。有人称他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和平使者”,他曾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摘编自亚蒙·哈默《勇敢的人:哈默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哈默1921年取得成功得益于苏俄当时的什么政策? 20世纪30年代返美他又抓住了什么机会?

材料二荣氏部分企业创办情况概况

 

类别

厂名

建厂时间(年)

面粉工业

福新面粉厂

1912

福新二厂

1913

福新三厂

1914

福新四厂

1915

福新五厂

1918

纺织工业

申新一厂

1915

申新二厂

1917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荣氏企业抓住了哪些发展的有利条件?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重要时刻,荣毅仁都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门开放之初,荣毅仁创办“中信”公司,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为我国利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做了大量工作。

——蒋颖、王红梅《“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一生》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哈默和荣毅仁在促进苏俄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举措有什么共同点?哈默和荣氏的发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答案解析

(1)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或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3)共同点:沟通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或促进经济的对外开放。经验: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有开放的视野,勇于创新。

(1)依据课本所学,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才有了哈默1921年去了苏俄,为美苏两国的贸易和矿物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发展了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缓慢恢复,改善了人民生活。亚蒙·哈默正是抓住了这两个机遇。(2)根据材料可知,荣氏企业在1912-1917年间得到快速发展,新厂不断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段时间里,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一定程度上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扫除了限制。另一方面,这段时间正值一战时期,西方主要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哈默和荣毅仁都是在学习和传播先进知识、经验、技术的基础上推动发展的,所以要加强中外、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根据材料总结归纳哈默和荣毅仁成功的特征:得出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有开放的视野,勇于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