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05:18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倡导的治学目的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学术实践在当时的意义。

(4)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品德:根据材料一中“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等信息,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2)出发点:根据材料二中“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可知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以朱熹和王阳明为代表,说明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有外修和内求做为主要途径。(3)目的:根据材料三中“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可知顾炎武倡导的治学目的是经世致用。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倡导实学到开创考据学先河两个方面,分析其学术实践在当时的意义。(4)认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从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精神内涵、文化传承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评价、认识儒家思想。

(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2)出发点: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构建官方意识形态。途径:格物致知和致良知(知行合一)。(3)目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意义。批判空谈,注重实学,开清代考据学先河。(4)认识: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的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