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则昌,不改则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穿越到中国古代,探究两次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则昌,不改则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穿越到中国古代,探究两次重要改革回答问题。

[变法促使国力强盛]

材料一: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街、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哇。

——维基百科

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2)材料二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改革增进民族融合]

材料三: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3)材料三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孝文帝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反思引领未来发展]

(4)通过以上探究,请为当今中国的深化改革提几条合理建议。

答案解析

(1)统一度量衡。(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的基础。因此,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3)北魏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4)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不动摇等。

(1)依据材料一的“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街、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哇”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统一度量衡这项措施。在统一度量衡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2)材料二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的基础。因此,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3)依据材料三的“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可知材料三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说汉语。北魏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孝文帝除此之外,他还采取的改革措施有: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4)通过以上探究,可以为当今中国的深化改革提几条合理建议,如: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不动摇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