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之间的交往)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赞普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及与公主回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旧唐书》卷196上

(1)材料中的“赞普”是谁?材料反映的是贞观年间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两宋时期,汉族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并势而立,其间民族间有冲突斗争,但更的是相互交融,尤其是边疆地区在同中原地区的交往中学习到先进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2)请举出西夏政权学习汉族统治的一项史实。

(3)写出同南宋并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概括材料中两宋时期民族交往产生的积极影响。

(国与国间的交往)

材料三:《唐朝中外交往图》和《郑和下西洋图》

(4)《唐朝中外交往图》中①指的是哪一对外交往事件?

(5)读《郑和下西洋图》,写出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来就不需要外国货物。因为茶叶、瓷器,丝绸等是西洋各国必需的东西,联体谅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你们的生活之需。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6)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怎样的对外交往政策?

(7)乾隆帝对中外贸易的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8)综上材料,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交往史,谈谈你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松赞干布;开明的民族政策。(2)向汉人学习,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3)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4)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教。(5)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6)闭关锁国政策。(7)阻碍了对外贸易,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8)大国关系关乎人类命运,大国在处理相互间关系时应全面考虑本国利益和国际责任;建立广泛互信机制,加强沟通协调,避免战争实现合作共赢应是大国处理相互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赞普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赞普”是吐蕃的松赞干布;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2)依据所学可知,元昊是少数民族首领,建立了西夏,向汉人学习,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同南宋并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是金;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尤其是边疆地区在同中原地区的交往中学习到先进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可知,两宋时期民族交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4)依据材料图片信息 可知,①处指的是今天的印度,唐代被称为天竺。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教。(5)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6)依据材料信息“我们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来就不需要外国货物”可知,清政府盲目自大的观念和对沿海人民出海集聚力量的恐惧,使清朝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演化成闭关锁国政策。(7)依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是禁止一切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殖民侵入,清朝实行该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8)开放性题目,大国关系关乎人类命运,大国在处理相互间关系时应全面考虑本国利益和国际责任;建立广泛互信机制,加强沟通协调,避免战争实现合作共赢应是大国处理相互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